讲座主题: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变形模式控制新方法
主讲人: 潘鹏
工作单位:清华大学
讲座时间:2019年6月28日15:30
讲座地点:逸夫报告厅
主办单位:麻豆视传媒app官方土木工程学院
内容摘要:
提出了两种控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变形模式的新方法。首先提出了一种新型摇摆填充墙-框架结构体系,旨在控制框架的变形模式,避免出现层屈服破坏。摇摆填充墙具有较大刚度,能够使结构位移均匀分布,充分发挥材料性能。墙体底部与基础断开,降低了墙体和基础的承载力需求,提高了墙体的变形能力。课题组通过物理试验、理论推导和数值模拟多个角度,对摇摆填充墙-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了研究,验证了其对控制结构变形模式的有效性。然后针对无法布置填充摇摆墙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具有双屈服段的屈曲约束支撑,并通过有限元分析和拟静力试验验证了双屈服段屈曲约束支撑的性能,通过推覆分析和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了该支撑在避免了框架结构软弱层倒塌,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有效性。
主讲人介绍:
潘鹏:清华大学工学学士、工学硕士、日本京都大学工学博士、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现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199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获硕士,2004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防灾减灾专业获博士学位。2004年-2006年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后,2006年至今清华大学教授。主要学术兼职包括:结构减震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高层抗震专业委员会委员,建筑结构抗倒塌委员会委员,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境外学术兼职包括:国际建筑和施工研究创新协会委员、日本兵库县国家地震中心(贰-诲别蹿别苍蝉别)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1)高性能隔震和消能减震(振)结构:(2)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和优化方法;(3)大型复杂结构抗震实验技术和大规模地震响应弹塑性分析方法。主持或参加多个国家和部委科研课题,主编或参编多部国家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先后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厂颁滨收录30余篇。出版结构实验技术专着1本,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专着1本,消能减震(振)结构设计教材1本。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3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获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2),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创新团队1项(排名第8),地震局防震减灾科技成果一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叁等奖,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建筑结构叁等奖,北京市优秀工程建筑结构专业二等奖。曾应邀到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讲学。曾作为清华大学专家组成员赴四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灾区救灾。